增強SNS用戶互動和協作體驗的嘗試經驗_策劃盈利教程
推薦:電子商務思考系列之六 怎樣讓瀏覽者掏錢大部分人在網上逛,是為了尋找信息,而不是為了買東西。那些很明確要在網上買東西的,也都是自然而然地貨比數家。在網站上比較性能價格,比在現實生活中購物方便多了。 所以有了流量與有銷量
近日若鄰網絡進行了全新升級。較之前版本相比較,新版本wealink.com在整合梳理了原有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近況”和“忙吧”功能。目的是在用戶互動和協作方面進行全面增強。
增強用戶互動和協作方面的全面嘗試
“近況”是針對人脈互動特性而專門開發的個人迷你博客。我們的若鄰用戶可在對話框中隨意書寫自己的近況,并實時顯示在“一度”好友的頁面上。
“忙吧”實際是一個在線協作平臺,“用戶可自由在若鄰創建、發布工作項目,然后基于人脈網絡邀請好友加入和管理。甚至我們針對用戶的很多典型的使用情境提供了指導性模版,比如畢業設計、婚禮籌備、培訓組織等等,提醒用戶哪些要點不要遺漏。”
全新升級版本的推出,也是我們完成核心團隊升級后的第一件大作品。此前,我們公開喊出口號做“中國的Facebook”,“用戶們將發現,作為人脈管理平臺,若鄰將與其個人的工作流與生活流貼合得越來越緊密。良好的SNS體驗將不再是Facebook的專利”。
為網民帶來實際價值的copy才算成功
Facebook是誕生于美國校園的一家SNS網站,憑借良好的用戶體驗和超強“粘性”迅速崛起。上周,微軟宣布以2.40億美元收購其1.6%的股權,從而使其估值達到150億美圓的天價。而日前,更有消息傳出,其最快將在今年12月份進軍中國市場。
Facebook已經成為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互聯網價值符號。“所謂做中國的Facebook,絕對不是對它做簡單的抄襲,把其中某些概念、功能照搬了事。重要的是要學習其如何研究并滿足人們對網絡互動的需求以及在其中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征,使中國web2.0能夠擺脫模仿,成為能夠給廣大網民帶來實際價值的網絡平臺。”
真實社會關系的互動經濟時代將到來
中國互聯網用戶對網絡互動的典型需求正在發生轉移。互聯網產業正在沿著“滿足信息需求—→滿足互動心理,創造虛擬價值—→滿足現實需求,創造協作價值”的一條應用路線飛奔前進。“網游企業今年的‘集體上市’已經說明,中國互聯網正從媒體經濟時代邁入虛擬經濟時代,而Facebook在大洋彼岸的崛起,表明基于真實社會關系的互動經濟時代即將到來。”
“在互動經濟時代,誰能滿足中國網民的交互需求,誰就有希望成為中國的Facebook。成功之道惟有積極探索并歸納出中國人特有的工作、生活情境,幫助他們令一切變得更容易。 如果說之前中國的web2.0還停留在聚人氣的階段,那么現在,是告訴用戶他們利用web2.0能做些什么的時候了”。
作為定位于商務人脈服務的SNS網站,我們有130萬實名商務用戶。因此,“若鄰能給這130萬用戶帶來什么樣的商務價值?此次升級,是我們瞄準真實價值,提前占位互動經濟時代的重要一步。”
最后,分享一個意外收獲,“隨著近況功能的推出,我們的用戶已成全球華人社區中最大的中文迷你博客用戶群。”
分享:新媒體啟示錄之十六:廣告聯盟聯盟這個東西,也誕生得非常早:內容聯盟。內容聯盟的機理是:網站A從一個聯盟網站上獲得一段代碼粘帖在自己的網站上,這段代碼將在頁面上顯示出同時也是這個聯盟網站加盟站點B、C等站的內容信
- 相關鏈接:
- 教程說明:
策劃盈利教程-增強SNS用戶互動和協作體驗的嘗試經驗
。